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首頁>儒學思想>儒學發展>歷代儒學發展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隋唐五代儒學

歷經魏晉南北朝四百年的亂世後,隋文帝李堅終於取得天下,中國再度進入統一的時代。從隋到五代,將近四百年的時間,延續了前代儒、佛、道三家互相競爭的局面,儒學在其中有消有長,最終在佛、道兩教的刺激下,蘊蓄了復興的力量。

一、隋代儒學的發展
隋代由於皇室信奉佛教,儒學的地位並不高。隋文帝多次下詔提倡儒家的禮義教化,其實只是將儒學作為鞏固皇位正當性和治理政事的輔助工具而已。同時在這樣的情況下,儒學內部也有不利於自身發展的因素:一是對儒家經典義理的解釋眾說紛紜,南北各方儒者的意見相持不下,沒有一個清楚或完善的經義注解;二是當時奉行儒家學說的部分儒者,行為鄙俗不雅,把儒學當作求名求利的工具,因此儒學越發不為人所看中;三是不但注解儒家經典的注文繁瑣,流於堆砌文詞,儒者又不能身體力行儒學向來強調的道德修養與仁德之政,使得儒學與現實情況脫鉤。不管從外在與內部來看,隋朝的儒學風氣確是低靡不振。

在這樣佛教鼎盛、儒學衰落的情況下,王通以復興儒學為己任,率先從政治和個人修養等角度,重新肯定儒家傳統的「仁義禮樂」之學,分析了儒、佛、道三教之間的異同,認為佛、道最後可以歸宗於儒家,提出「三教可一」的觀點,並對儒家的心性學說有了初步的探討,這些觀點和問題的提出,為後來儒學的振興作了準備,這是王通對儒學發展作出的歷史貢獻。

二、唐代儒學的發展
唐代初期的儒者首要解決的問題,就是如何消解南北儒學長久以來的差異和紛爭,以及儒家如何與盛行的佛、道兩教匹敵,取得領先或是平等地位。

儒家學說向來是各朝皇帝治理國政、穩定社會秩序的重要理論根據,唐代也是將儒學作為治理天下的學問依據,因此唐代初期對儒學大力提倡,透過提拔各方優秀的儒者來共同研討儒家經典的奧義,並將儒家經學的理論和處理政事的實務結合起來,以及科考以經取士等方法,為之前侷限於章句訓詁、雕琢文詞來注解經書的儒學與現實接上軌道,逐漸地恢復了儒學的生命力,形成三教鼎立的局面,此時最重要的是《五經正義》的完成。

唐代統一初期,儒學仍然存在南北儒學典籍版本不一、注釋分歧的問題,唐太宗便下令孔穎達修訂五經,編成《五經正義》,作為科舉明經科考試依據的定本。《五經正義》的完成,一方面雖然消解了南北儒學之間版本和注釋的紛爭,一方面卻使儒學思想漸漸僵化,使得當時士人多半只是為了仕進而研讀五經,單單只從字句、文辭上解讀經文意義,而不能理解經文有可以成為人生修養的指導的深層意涵,因此儒學此時雖然被定為官學,得到相當的重視,卻只是經學上的繁榮,儒家真正的精神還沒有被開展出來。部份儒者有感於此,除了針對《五經正義》疏解的內容提出糾正以外,也試圖以自己的體會賦予經典新意,於是從武后開始,漸漸形成了疑經、改經的風潮,到了代宗這股風潮大為興盛,士人解經大多各憑己意,不再恪守《五經正義》的說法,中唐時期儒學的復興運動於此漸漸成型。

歷經了安史之亂後,中唐國勢盛極而衰,儒家學者在社會環境的劇變下,重新回到儒家經典去尋找興國治弊的答案,思考社會動盪的原因,力圖找出穩定社會秩序、強化倫理綱常的方法,儒學的精神因此也得到復興。

這個時期的代表人物有韓愈、李ㄠˊ﹔ao、柳宗元、劉禹錫等人。韓愈主要的論述在排斥佛老、建立儒家道統;韓愈從社會經濟和政治種族等角度,來說明盛行的佛老學說對於現實生活的害處,並自許為儒家道統的接班人,致力於發揚儒家學說;韓愈的主張對於佛老並不是有力的打擊,因為他尚不能針對佛老內部的哲理給出有力的反駁,但是韓愈的行動很能表現出儒家精神。與韓愈交情頗深的李翱,則能闡明儒家學說來回應佛老,他在〈復性書〉一文中,藉由儒家經典《中庸》、《易傳》、《大學》等內容的說明來提出自己對人的性情、修養工夫等見解,已經觸及宋代理學問題的核心,可說是宋明理學的先驅;至於柳宗元、劉禹錫等人,則以援佛入儒、統合儒釋等方法來重新探討儒家學說,這些都是中唐時期儒者面對社會、政治的紛亂,試圖發揚儒學精神以穩定亂象的嘗試,這也是儒學歷經了幾百年與佛、道相爭相融的相對性衰頹後,再次閃耀出的光芒。

三、五代儒學的發展
中唐時期的儒學雖然有復興的跡象,但是受到唐朝國勢衰亡、社會動亂的影響,儒學的復興再度停滯。唐亡之後的五代(梁、唐、晉、漢、周)十國(五代時期先後建立的政權,有:吳、南唐、吳越、楚、閩、南漢、前蜀、後蜀、南平、北漢等),中土再度進入分裂的局面,戰亂造成經濟、文化各方面的破壞,儒家學說雖然還是國政的基本依據,但是對社會、政治的影響力已經大大降低。這個時期也有部分政權,例如:後唐、後周都採取了一些恢復儒學的措施,提倡文治,興辦教育,對儒學相當重視,使儒學的傳統不至於中斷。另外,除了官方的提倡,民間私人講學的風氣也很盛行,培育了不少的儒學人才,這都成為宋代儒學興發的重要養分,因此這個時期雖然沒有產生有名的大儒者,但是儒學在五代所扮演的角色和其中的變化,還是值得我們注意。

隋唐五代的儒學發展,總的來看有幾點特色:一是這時期儒學的發展相對於秦漢而言,是處於低潮的,這主要是因為受到佛、道兩教的衝擊,以及儒家內部對經典的理解有了侷限;二是雖然儒學一直處於和佛、道相斥相融的狀態,但是儒學仍然作為治國的根本理念而被重視;三是隋唐五代的儒學著重在現實社會、政治上的「應用」,對於儒家精神層面的發揮較有限;四是對於儒家經典的詮釋,不再定於一尊,有更多元的解經方法;五是隋唐五代時期的儒學,主要還是在與佛、道的相互刺激中不斷變化、發展。經歷過隋唐五代,在佛道盛行、社會變遷影響下的儒學,積聚了豐厚的內涵,遂開啟了宋代理學的新視野。

撰稿人:連育平
    網站滿意度調整